市语文教研室专家在郑州九中进行课堂观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步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受到学界的关注和中小学老师的青睐。郑州市在通过课堂观察加强教研、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也做了许多积极的努力。5月23日上午,市语文教研室高全套主任、朱建军、王燕、刘惠臻三位教研员深入郑州九中以课堂观察为切入进行了听评课,语文组的老师们积极参与观课评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研室王燕教研员在对此次课堂观察作总结
[NextPage]
语文组的老师们积极参与评课
所谓“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行为。其意义在于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学校的合作文化,可谓益处多多。
此次课堂观察研究活动中,郑州九中高二年级的魏迎锋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节常态研讨课(高二选修——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项脊轩志》第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魏老师设置了“阅读课文,能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疏通文章”和“反复诵读,能找出本文的重点文言知识点并加以归纳”两个可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导学案为学习指导线索,以自主学习、学生互动研讨为主要手段,较好地落实了学习目标,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活跃。
课后,教研室的教研员们和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一同做了观察反馈。教研员们依据事先设计的课堂观察量表从“教学行为的时间分配”、“教师的提问引导”、“任务布置的明确性和有效性“、“学生回答及教师评价”等几个方面评价了本节课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和目标落实情况。专家们充分肯定了魏老师的教学设计(尤其是“生疑生答”的形式)、课堂学生参与度,并认为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位“能够耐心倾听的老师”,对他愿意留时间给学生,不急于归纳总结、不包办代替的特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各位教研员也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比如,朱建军老师提出该堂课字词分析多、文本解读少;刘惠臻老师认为字词的分析应该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她还在导学案的定位和使用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给出了积极的建议;高全套主任则侧重在细节方面,具体针对白板、课件的使用谈了自己的看法。
通过课堂观察,魏老师以及参与活动的各位语文老师今后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给教研室的研究员们提供了教学一线的第一手资料,以便进行更深入的科学研究,从而对老师们的教学做出更有效的指导。
课堂观察活动为教师们反思课堂、提高效率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为学校教研组、备课组老师的集体教研创造了很好的契机。可谓是:课堂共观察,疑义相与析,师生同进步,齐把效率提。
(图/文: 张旭臣/刘静)
用户登录